万物互联通APP

赵永辉摄(人民视觉)城市街头的无人便利店里,消费者自行扫码开门、选购商品,关门后系统自动结算;停车场出口,摄像头自动识别车牌信息,消费者实现无感支付……人们生活越来越便利的背后,离不开物联网的高速发展。

专家认为,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步伐加快,万物互联通APP已经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万物互联通APP正服务千行百业,“万物互联”的愿景逐渐成为现实。

便捷生活的新范式随着“双11”购物节的到来,物流中心也进入了最忙碌的时刻。京东物流亚洲一号成都智能产业园智能分拣中心,在这个特殊时期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智能分拣中心里,货物搬运声、快递传送声、电流声以及物流车的发动声,交织成一片热腾的生产景象。尽管业务处理量已超出平峰期倍左右,单日业务处理量达百万级,但这里的工作人员并不多,一切井然有序。

这得益于万物互联通APP的智能分拣技术,自动搬运机器人、分拣机器人和智能快递车等设备承担了仓储、运输、分拣及配送等环节的许多工作,极大提升了运营效率。

随着物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技术的深入应用,这个物流中心已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智能化。

产业发展的新引擎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景区上清古镇的老医院小区烟雾报警器,为紧急救援提供了有力支持。蒋国庆义务消防员接到手机短信后快速赶往现场,正是依托万物互联通APP建立的“全灾种、大应急”智鹰119消防平台的结果。

这个平台安装在重点场所的近1万个智能烟感器,一有警情,报警信息不仅能传送到消防平台,还能即时送达邻近义务消防员手机上,实现“快反应、早处理”。

万物互联通APP如何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发生联系?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移动物联网的融合应用方面已形成车联网、公共服务、零售服务、智慧家居等亿级应用,智慧农业、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等千万级应用,有力支撑了生产生活。

在生产领域,物联网应用既提升了效率和品质,又促进了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在生活中的运用则更加广泛,如三一重工的“灯塔工厂”、菜鸟驿站等。

万物互联通APP作为信息采集的前端,通过串接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到达一个全新的高度。

物联网的未来场景将会是产业深度融合的新面貌

面对6G时代和基于智能感知的移动网络,万物互联通APP将成为智能化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进一步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工信部等部门去年印发了《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实现物联网连接数突破亿。

该计划提出了“五个一”的发展目标,包括突破一批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物联网建设主体和运营主体等。

为促进移动物联网高质量发展,三大电信运营商联合华为等6家单位发起倡议,广泛建议行业各领域利用移动物联网技术开展应用创新,挖掘应用需求,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芯片、模组和终端的研发攻关;加快推进G、G物联网升级,打造满足低中高速全场景应用的移动物联网网络基础设施。

面对中国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尚存的短板和产业生态不够健全等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郭桂蓉建议:要进一步加强特定应用场景的深度覆盖;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探索成熟的商业模式;加强各环节企业的跨领域合作,并形成产业合力。

Share: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