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积极助力清洁能源发展——构建绿色走廊助力乡村振兴
在云南省巧家县,一场围绕保障项目快速落地的专项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该县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为契机,乘势而上,打造了一道闪耀的“绿”色风景线。
2021年6月,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顺利投产,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输送到东南沿海地区。这座世界装机规模第二的水电站正式开启了全面发电的最后冲刺阶段。在此背景下,巧家县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以昭通市、巧家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东风为机遇,持续推进项目由水电向新能源领域拓展。
近日,三峡云南能投公司投资开发建成的海坝4兆瓦光伏项目顺利并网发电,成为云南省“十四五”以来投产的最大单体光伏项目。该项目是1月17日签订的《巧家县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开发投资项目框架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协议,双方将携手共建万千瓦风电光伏项目和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总投资约亿元。为确保项目快速落地,巧家县围绕保障项目推进频频出招。
为促进新能源项目迅速落地,巧家县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在项目投资备案上,减少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在建设项目立项审批上,明确和重组审批顺序、审批方式,减少互为前置事项,对非必要材料采取容缺后补,推行并联审批和网上联合审批。
巧家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围绕痛点、难点、堵点、卡点,尤其是在光伏建设过程中林地草地审批等难点环节,巧家县主要领导靠前服务、积极划分土地性质、协调相关部门,确保了海坝光伏发电项目所用土地在2021年11月初就取得审批,并于今年8月顺利并网发电。
“在巧家县,我们感受到了云南省推进作风革命和效能革命后,‘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务实氛围。”谈到巧家县的营商环境,三峡云南能投昭通区域公司总经理韩勇表示。
此外,为确保新能源项目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得益彰,巧家县充分发挥光伏发电项目的独特优势,采取“牧光互补”模式,遵循复合型光伏要求对项目进行优化设计。在项目规划用地54亩的基础上,每年支付租金17万元,覆盖67户群众,户均每年增收5元,助力当地群众持续增收。
根据测算,三峡云南能投巧家县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开发投资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将达65.54亿千瓦时,每年减少标准煤耗1.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8万吨,为云南省绿色低碳转型赋能。
展望未来,三峡云南能投将继续紧扣云南省推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大好机遇,积极拓展“新能源+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助力巧家县经济社会绿色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