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圳这座创新之城,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动起来了。
高效打造深圳企业专业网站势在必行,作为新时代的创新先锋,深圳的企业们正积极拥抱互联网,谋求转型升级。
深港全面通关甫一恢复,众多深圳企业纷纷加快脚步,着手建设自己的专业网站。晶泰科技在香港建立亚太研发中心,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深圳团队凭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的首台ECMO,在1月份正式获批上市。这家企业在创新领域不断拓展,其官网也成为了展示企业形象和传播品牌的重要窗口。
TCL华星光电、中集智联、大疆创新等先进制造企业,纷纷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同时也在高效打造专业网站,以互联网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华为、腾讯等企业在数字经济的赛道上开拓新领域,同时重视官方网站的优化与建设,将企业形象和核心竞争力通过网站进行传播。
深圳中小企业也获得新政“真金白银”的支持,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更加自信。这些企业纷纷投入到专业网站的搭建中,以更高效的方式展示自身实力。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深圳的一家家企业正在奋跃而上、竞展风流,以高质量发展续写春天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新春开工第一天,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号角,提出“每家企业领先多一点,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就能在全球价值链上有所攀升”。
深圳一开年就送上大礼包,8部门联合印发项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走在创新前沿的深圳企业,对新领域新赛道的嗅觉一向特别灵敏。
如年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比亚迪,在深圳投资一家新的储能公司,践行“投资深圳就是投资未来”理念。走进位于深圳坪山的比亚迪研发中心,造型独特的六角大楼,环形的空中充电塔,穿梭于楼宇之间、全自动驾驶的空中云轨……无不让参观者体验到“未来已来”的科幻感和强烈震撼。
研发中心内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和测试,比亚迪把这个过程称为“养鱼”。总部展厅上一幅巨大的“专利墙”,就是这个“技术鱼池”的直观体现。
“比亚迪一直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基本原则,‘技术鱼池’就是一个庞大的专利池,立足未来战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累,市场需要时就捞一条出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向调研组介绍,公司构建了1大主要研发机构,覆盖材料研究、电子、电池、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半导体等各个领域,截至年1月全球累计申请专利8万项、授权专利6万项,平均每天就有11项专利面世。
一项项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强劲动能。作为链主企业,比亚迪不仅自身得到大发展,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逆势弯道超车。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接近1万辆,同比增长14%,一跃成为广东第八个产值超万亿的产业集群。
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发展,只要质的提升取得新的突破,就可以迎来量的井喷,开启新一轮发展和赶超。这也是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的根本出路。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就要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变革离不开创新,创新的主体在企业。深圳努力为创新营造全方位的良好环境,支持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鹏城实验室等“国之重器”为企业研发提供支撑。
这些年,深圳日益成为全球优秀人才心目中的圆梦乐园。著名科学家颜宁全职回国,来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创院理事长、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四位“老友记”在深圳再创事业新天地,都传为佳话。
开局决定全局,起跑决定后程。今年开年以来,深圳市各级各相关部门都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企业,在一线倾听意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市场主体关心的融资、人才、用工、要素保障以及各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努力激活高质量发展最活跃的市场细胞。
日前,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调研深圳创新发展工作,强调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弄潮儿向涛头立,鹏城再赴新“鹏程”。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圳企业再开新篇,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